304不锈钢的敏化处理一般是指现已经过固溶处理的奥氏体304不锈钢,在500~850度加热,将铬从固溶体中以碳化铬的方式析出,造成奥氏体304不锈钢的晶界腐蚀敏感性,这是敏化处理,是用来衡量奥氏体304不锈钢晶界腐蚀倾向的,即一种检测手段。
敏化处理实际上不属于303不锈钢丸或其制品在出产制造过程中应该选用的热处理办法。而是作为在查验304不锈钢丸抗晶间腐蚀才能进行实验时所选用的一个程序。敏化处理实质上是使奥氏体不锈钢对晶间腐蚀更敏感化的处理。由于敏化处理可以使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合金碳化物如(FeCr)23C6等较大程度地沿晶界析出,从而使其在晶间腐蚀介质中更快产生晶间腐蚀,以便达到快速查验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的才能。
在我国有关的304不锈钢丸耐晶间腐蚀倾向实验办法中,一般规定为含C≤0.03%或含有安稳化元素的奥氏体不锈钢的敏化处理准则为加热到650℃,锻材、轧材试片保温2h空冷,铸材试片保温lh空冷。
关于一些特殊使用场合,为更严格地查核资料的抗晶间腐蚀才能,在某些规范中,对316不锈钢丸的敏化准则规定得更为苛刻,依据工件将来使用的温度及资料的含碳量以及是否含铝元素等因素而选用不同的敏化准则。有的还对敏化处理的升、降温速度加以控制。所以,在判定304不锈钢带晶间腐蚀倾向性大小时,应留意选用的敏化准则。